张艳敏:一生只为做好教学这件事

来源:文明校园网发布时间:2017-11-01


张艳敏向学生讲解植物学知识摄影郭翠华

张艳敏获得的教学奖励摄影郭翠华

在今年9月份的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生科学院教授《植物学》课程的老教师张艳敏再次走上了领奖台,这是她从教37年来获得的第22个教学质量奖。  

“这么多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为学生上好课。”张艳敏动情地对记者说。 

张艳敏独特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她从不站在电脑前,而是走进学生中间,站在他们身边讲解;她提着苹果、橘子、桂圆等各类果实,让学生边品尝边识别它们的结构;她每次上课前都要“闭关”备课,丰富内容,更新教案……“在本科时,张老师给我们上《植物学》课。她对省内的野生植物几乎了如指掌,连山上的小植物苗都认识,给我们讲解时信手拈来。”现为博二学生的王楠对张艳敏极为佩服。这也是她想要的效果。为此,她风餐露宿跑遍了山东省各大山区、平原地区,采集、整理、鉴定2万多份野生植物标本,练就了“鹰的眼睛、兔子腿、骆驼肚子、蛤蟆嘴”……

“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1980年修学林学专业的张艳敏留校任教,1982年被学校派到山东大学进修,跟随知名植物学专家陈机先生学习《植物学》。“为了将来能给学生满满的一杯水,我自己得有足足的一桶水。这次学习机会非常难得。”她还尽力系统学习了本科生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研究生课程《植物学大实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并且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她回校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课前准备中。当年暑假期间她天天窝在图书馆和办公室里,查阅植物学有关书籍,忙着写教案。“涉及植物学教学内容的神话书我也看。我要编排出精彩的内容,让学生享受课堂,喜欢这门课。”她仔细查看不同教材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说法,弄清楚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她也思考应该如何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在每个知识点中需要穿插什么故事,画什么图作为案例。最后张艳敏写出了500多页225000多字的教案,直到现在还常常翻看。  

开学后,张艳敏主动找到教研室的陈锡典(已故)和李法曾两位老教师,如学生般全程跟着听课。“两位老教师虽然都上《植物学》课程,但他们讲课的风格不一样。”张艳敏把他们好的经验都记录下来,细心揣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植物学教材中,苔藓植物是比较重要的章节。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并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与标本,给学生讲的内容不丰富。老教师们常常感慨地说:“我们要是能把苔藓植物的资料充实系统起来该多好啊!”这也成了张艳敏心中的一个结。她暗自下决心要跟着苔藓专家吴鹏程和罗建馨教授学习苔藓植物知识。1989年大年初二的晚上,张艳敏又一次把儿子托付给母亲,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初三一大早就赶到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两位老先生看着憨厚朴实的她,开玩笑地说:“小张是踩着点来的啊!”老师们深受感动,对她的请教是有求必应。接下来的两年中,她采遍了山东各大山头的苔藓植物,“这些植物在野外很难分辨,需要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观察才能鉴定”。最终张艳敏从采回的几千份标本中鉴定出了300多种苔藓植物,这个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觉得对每节课程的准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每次上课前,张艳敏都要更新教案丰富内容。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植物胎座等难点知识,她亲自剥开大豆荚,切开西瓜、苹果、橘子等水果拍照片,并把它们放在课件中。在讲到木材切向切面年轮形状时,她把几个纸杯涂上不同颜色,将它们底朝上层层套起,然后切成剖面,向同学们展示出倒“V”字型的年轮。  

讲分类学课程时,张艳敏常在上课前一天跑到泰山上,采摘有关的野生植物,第二天上课时带着这些新鲜标本,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实物,“比看图效果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课后张艳敏还让学生通过纸条的形式,写下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她认真阅读每一张纸条,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山东野生植物我基本都认识”

在张艳敏心里,三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她说,要想演好每场戏,自己要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行。  

野外实习作为植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张艳敏来说也是考验自己本领的“战场”。“面对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我要事先弄清楚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特性等,才能准确地讲解,回答学生的问题。”  

为此,在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每年暑假她凭着一张山东地图、一封学校的介绍信和两个标本夹,翻山越岭只身前往省内各大山区。在深山密林里,她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喝几口泉水,虽然辛苦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以前交通不方便,我常常通过地图查看山头的名称、位置等。”在地图上发现五莲县有座山叫五莲山,她坐上汽车就出发了。然而张艳敏没想到坐汽车只能到达附近的叩官乡,必须步行上山。下车时天快黑了,她发现周围除了果园,看不见人影,也看不到村庄。她只好提着标本夹子四处寻找,后来发现一位老大爷。经过交流,张艳敏得知老大爷家在附近,晚上在这儿看管果园,便和他商量说:“您回家歇歇,我帮您看一晚上果园,正好我也有个住处。”老大爷同意了。第二天,经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她终于上了山,然而山上只有一个看庙老人和一个护林员,没有食宿条件。“我干脆就住进了山间的破庙里。当天晚上下雨,四周漆黑一团,闪电照在两旁的神像上,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就是这样她仍在山上住了三晚,直到采完标本才下山。  

“我老家在烟台牟平,为了节省经费,我吃住在家里,然后骑着自行车到胶东半岛的大山头上。”她常常一天要赶上百里的路,奔走于艾山、牙山、昆嵛山、玉皇山、槎山、正棋山等山头之间。在崎岖的山路上,她只能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烟台昆嵛山上的毒蛇猖獗,这让很多人不敢上去,但为了探秘山上的野生植物,张艳敏却反反复复登了十多次。她和老护林员刘师傅一起带上蛇药、小刀、皮带条,“万一被蛇咬到,就用小刀割开伤口进行放血,再用皮带条扎紧,防止毒素扩散。”在野外工作,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在蒙山采集标本时,张艳敏掉到一个小悬崖下面,当时手就肿得伸不开了,到现在她右手小指还是直不起来。  

“回校后一年都有得忙活了,我每天有空就在办公室对这些植物分类、鉴定,晚上几乎都在十点以后才回家。”张艳敏一边利用解剖镜细心地观察标本,一边认真查阅各类植物志和工具书,逐一辨认它们属于什么科、什么属、叫什么名字、具备的特点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课堂上,张艳敏对学生的问题对答如流。尤其带领学生野外实习时,她常常是一边汗流浃背地爬着山,一边不停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是禾本科的黄背草,你拿的是菊科的狗哇花,那个同学举的是猫眼草、属大戟科,它们的主要特点是……”

“我把学生当亲人”

张艳敏说,学生喜欢一门课,往往是从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开始的。她喜欢走进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亲人,希望与学生产生共鸣。1980年,刚参加工作的她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经常和学生一起吃饭,一起跑早操,一起上晚自习。有个学生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一下有点慌了。张艳敏一边安慰他,一边帮他买了第二天回家的车票,并安排一名班干部陪伴。“早晨五点多就要赶车,数九寒天为了能让学生吃上口热乎饭,我便凌晨三点起床,焖上米饭、炒好菜,把他俩喊过来吃饭。”  

张艳敏还为感冒的学生做鸡蛋面条,给胃不舒服的学生熬小米粥。流感易发季节,她买上药和醋,帮学生预防。对爱人陈学森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张艳敏也是关心备至。每到端午节,她总忘不了包好粽子,煮好艾叶鸡蛋,让研究生们拿去吃,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氛围;每年秋天,她也会做上几瓶辣椒酱给陈学森的研究生们,让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带学生到野外实习时,张艳敏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1984年7月,已有7个月身孕的张艳敏带着学生去药乡林场实习。有一天他们出发时阳光还很好,可午后却雷雨大作。她让同学们快跑,到就近的场部躲雨,可同学们一个也没跑,坚持一起淋着雨搀着她往回走。看到此情此景,林场职工们感动地热泪盈眶。  

现在,经常有年轻教师跟着她听课,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经验体会讲给年轻教师们听,还把自己做的课件全部拷给他们。生科学院周超老师曾跟着张艳敏听了一年的课,觉得受益匪浅:“张老师用大量图片、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讲得非常生动,内容很丰富,每说完一个知识点都问学生是否听懂了,如果没有得到80%以上学生的肯定回答,就再讲一遍,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玩手机的,也没有睡觉的。”  

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张艳敏获得很多荣誉:被评为学校首届“教学先锋”,12次获得山东省林业厅“先进工作者”及泰安市妇联“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采集、鉴定的2万多份标本,发现并命名的植物新种及新记录都陈列在生科学院标本室。现在,校内年轻老师常过去看看,其他高校、科研单位及国际同行也会来查看这些资料。这让张艳敏觉得很高兴。 

明年,张艳敏就要退休了。即将离开自己挚爱的讲台,她有许多不舍:“若有来生,我还想做好教学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