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采煤塌陷地为现代农业园区

来源:文明校园网发布时间:2017-11-22

11月6日,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研究生程凤霞和孙凤清从泰国曼谷参加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亚太区大会归来,为王洪涛老师带回本年度职业设计师设计作品获奖证书:2017年度IFLA亚太区规划类项目杰出奖。这让他兴奋不已:“IFLA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的国际风景园林行业的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最高组织,这样的设计奖也是国家在风景园林学科评估时的重要指标。”  

之所以得到评委专家的青睐,是因为王洪涛精心构思、科学规划,让原本废弃的采煤矿区沉陷土地变为了现代农业公园。 他做过三四十个规划设计项目,泰安市国家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枣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莱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郯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他变魔术般地让一块块土地得到高效利用,生出更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让煤矿塌陷地披上“新衣”

在山东省巨野县龙堌镇有个农业公园,十几个品种、数千只鸟类在此聚居,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春赏牡丹夏观荷,秋天采摘冬吃瓜果,这里还有园林苗圃种植区、蔬菜大棚区、畜牧养殖区、淡水养殖区等。这幅别致的“江南水乡图”,就是王洪涛和他的团队利用煤矿塌陷地打造而成的现代农业园区。

2009年,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这片土地下的煤矿进行开采。随之而来的是地面8.8平方公里土地的沉陷,并形成两个巨大的水面,这也意味着土地的逐渐荒芜废弃。为此,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到王洪涛,希望他能对这片采煤矿区沉陷区进行规划。  

王洪涛深感责任重大,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尽力做好规划设计。在学校科技处的牵头下,他和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等有关专业的专家教授联系,多次商讨规划方案,希望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合理利用。  

在规划设计前,他根据采煤进度和地面沉陷监测、预测,进行园区规划。“因为每个采区的地质情况不一样,塌陷的情况也不一样,我们就用‘挖深垫浅、浅层平整’的办法对塌陷地分门别类地进行治理。”“挖深垫浅、浅层平整”就是从塌陷深的地方取土,让这些区域成为湖泊;取出来的土放到塌陷浅的地方,复垦耕地。  

王洪涛在与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园区建设负责人王昊交流中得知,公司希望在土地复垦的基础上,建一个山东省西部区域,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在这个循环经济园区,要创造新的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体系,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  

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和现有资源,王洪涛初步规划出该园区以园林苗木为主导产业,兼顾蔬菜花卉和特色农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加工等相关产业,适度发展湿地旅游观光和科技示范功能。他根据园区不同土地的塌陷程度,把整个园区分为园林苗圃种植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畜牧养殖及循环农业示范区、湿地公园观光旅游区、淡水养殖及水生植物种植区、农业科技孵化基地、采摘园区,构建绿色生态园区,实现园区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王洪涛和他的研究生每年至少到现场五六次,帮助他们解决土地复垦和园区建设方面的技术问题,并根据建设实际修改完善规划设计。经过四年的建设,2013年底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  

如今,这里已完成种植栾树、法国梧桐、国槐等10余个品种的观赏林,经济林业种植面积达到7300余亩,种植苗木290余万株,建成智能温室2个、养殖厂3个。“在生态养殖场,猪、鸡、羊都是散养。在专门设立的水产养殖区内,定期捕捞的鱼儿还被送到新巨龙公司的各个食堂,丰富员工的餐桌。”2014年,王洪涛的这个规划设计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以及2017年我国首届“生态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先锋”荣誉称号,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

2017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设计奖评委对这个项目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是一个将农村社区与农业生产成功结合在一起的景观和农业生产规划项目。该方案运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将消极的环境因素改变为积极的农业产出要素。它生动地见证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农作物生产与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结合上成效卓著。它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该方案的确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要做好科研与项目设计,一方面需要掌握扎实的规划设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设计经验,能把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规划,绘制设计图纸并能进行实施。”1991年工作起,从教20余年的王洪涛坚持一边自己做着科研与规划设计项目,一边在上课时把自己的经验体会讲给学生听。

在为学生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时,他向学生分析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范例,让学生看原版设计方案等,还鼓励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国际上最新的规划设计趋势和发展动向,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英文专业术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王洪涛也经常带着学生参加国内外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要求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把想法落在地上,以提高他们的项目规划设计创新能力,并让他们和国内外行业专家、优秀学生进行交流,开拓视野。他也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规划设计行业现状和实际需求,为今后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对学生来说,参加竞赛时最难的环节还是选题。“竞赛主办方在赛前把竞赛主题公布出来,学生的经验少,基本没有项目设计经验。”为此,王洪涛便把自己做的有关项目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做好选题。  

确定好选题后,王洪涛还会指导学生去项目现场考察,让他们对所要规划设计的场地有更直观地认识后,再查阅、收集资料,最后设计出好的方案。

2007年起,王洪涛老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做出了昌乐火山遗址景观设计、天津港爆炸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等几十个参赛作品,还获得了山东省大学生园林景观作品大赛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三等奖、IFLA非洲年会国际大学生设计一等奖和IFLA亚太区国际大学生设计二等奖等荣誉。2017年春天,王洪涛指导学生设计的作品在第七届塞尔维亚风景园林(景观)双年展上入围并展出。  

“这些学生竞赛作品的获奖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是对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成果的良好展示。”王洪涛说。2013年,在王洪涛的指导下,园林专业本科生曹慧和硕士研究生杨君、王珲玲、肖潇一起参加了由IFLA主办的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非洲年会)竞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自1988年国内学生参赛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学生第一次获此殊荣。“开始时我们的设计思路不是很清晰,后来在王老师指导下,成员们 最 终 确 定 了 设 计思路———围绕采煤塌陷地不断下陷的动态变化而展开。我们侧重于环境保护,变废为宝,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曹慧说。曹慧在大四时打算出国深造,最开始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老师联系时对方反应很是平淡,但当这位老师得知她曾获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一等奖时便很感兴趣,最后她通过了老师的面试。 

“我自己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新理念,希望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今后也会尽力带领更多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参加国际竞赛,让他们在这些平台上展示出色的设计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将来走出校园后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王洪涛动情地说。